小朋友情緒問題,不處理會變情緒病?12345 五個問題教你助孩子學會疏理情緒
- Therapy Bridge My
- Mar 26
- 4 min read
Updated: Apr 24
「孩子今天不知道發生甚麼事了,一直鬧情緒,功課也不願做。真的煩死我了!」
相信家長也遇過這樣的情況,再乖巧懂事的小孩,也會有間中脫序,情緒大爆發的時候⋯⋯在公眾地方大吵大鬧、甚至賴在地上⋯⋯

【小朋友情緒問題,不處理會變情緒病?】
「到底為甚麼孩子會突然這樣呢?平日孩子都會乖乖跟著時間表做事,也很聽我們的話⋯⋯」家長一臉無奈。
「我們是人,我們就是會有情緒的啊。」我說。
情緒是人類生存必要的功能。從遠古時代開始,我們的祖先便會透過情緒來改善生活環境,以及提高存活的機會。
正面情緒,吃到好吃的東西時的快樂,得到情感支持時的愉悅,都是大腦在提醒我們:「我喜歡這個!」,從而令我們更有動力覓食和尋找同伴,透過合作提高存活率。負面情緒,例如遇到野獸時會害怕,受到攻擊時會生氣,是身體在提醒我們「這個東西很危險,我們要不反擊,要不逃跑!」
人與生俱來就有情緒,也需要有情緒,只是在追求效率的文化下,表達情緒似乎變成了一個錯誤。這無疑影響了不少大人的精神健康,更何況是未經社會化的小孩?
有時我甚至會說:「孩子會表達情緒那很好,證明孩子會正視和表達自己的需要!最容易出心理問題的人,往往是那些壓抑,看起來乖巧懂事的孩子⋯⋯」
如果孩子一直沒有機會表達,或是學習如何疏理情緒,長大後遇到難題的時候,更容易發展出情緒或心理問題!所謂小朋友情緒問題,是一個家長讓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機會。
【12345五個問題,讓孩子跟情緒做好朋友】
那實作上如何讓孩子學習管理情緒?每次孩子有情緒時,都可以跟他一起運用這個1-2-3-4-5口訣,問自己五條問題。
1)引爆點Trigger – 「發生了甚麼事?」
透過這個問題,孩子可以開始理解情緒背後的觸發點,也能增進親子溝通。媽媽沒有聽你的意見?今天在學校發生了甚麼事嗎?
2)生理反應 Physiological Response – 「我有甚麼感覺?」
是心跳加速嗎?這種感受在身體哪一部分?悲傷可能感覺起來像是一塊石頭壓在胸口上的沉重感。讓孩子學習與身體連結,而不是對抗或壓抑。
3)情緒 Emotions – 「我會如何命名這種情緒?」
「生氣」、「悲傷」、「失落」、「難過」這是增加孩子對情緒詞彙認識的好機會。孩子將來遇到同樣的情況,懂得用合適的詞語表達出來,而且為情緒命名,是一個接納自己情緒的舉動。
4)想法 Thoughts – 「我有甚麼想法?」
這可以協助孩子學習轉念。同一件事,不同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。
考試不合格時,孩子的想法是
(A)「我下次要再努力一點,用更好的溫習方法」或是;
(B)「我就是笨!」
產出的情緒完全不同!往內探索,孩子才會學懂找出情緒的源頭,不會在同一情緒上鑽牛角尖。
5)行動 Actions – 「我會做甚麼來對抗情緒?」
這時最重要的一條問題。經過前面的四條問題,孩子會發現也許大吵大鬧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。所以到底有甚麼行動能夠從根本解決問題?這裡可以跟孩子一起探索。
【舉個例子,運用12345技巧增加覺察】
小明今天在做家課的時候,突然大吵大嚷,不願意做功課。過去,媽媽都會選擇責罵孩子,但通常孩子只會發更大脾氣,把自己關起來,一個多小時事件才落幕。
運用了12345技巧後,小明跟媽媽整理如下:
(1) 引爆點Trigger 「發生了甚麼事?」
小明表示,自己剛回到家,媽媽就說要開始做家課。
(2) 生理反應 Physiological Response – 「我有甚麼感覺?」
好像不能呼吸,很熱
(3) 情緒 Emotions – 「我會如何命名這種情緒?」
在家長的協助下,小明將這種情緒命明為「生氣」。
(4) 想法 Thoughts – 「我有甚麼想法?」
小明說覺得媽媽很壞,放學回家已經很累,還要立刻做功課,覺得很辛苦。
(5) 行動 Actions – 「我會做甚麼來對抗情緒?」
小明發現,大吵大鬧只會令自己更辛苦,他學習到可以將感受如實告訴媽媽,媽媽也同意回家後小明可以先吃茶點再做家課。
【我們生活在重視情緒商數(Emotional Intelligence)的時代】
也許孩子一開始,未必能夠很流暢地表達情緒,這時候可能需要家長或是情緒卡等工具的協助,但隨著練習,孩子慢慢會
· 能夠用更多的詞彙表達情緒
· 學習接納而非壓抑對抗情緒
· 明白自己的情緒是有原因的,接受自己與他人有情緒是正常的事
· 練習選擇合適的行動處理情緒
· 提高對事件和想法的覺察,能夠在適當時候轉念
以上每項,都是在協助孩子提高情緒商數(Emotional Intelligence)。科技一日千里,過往繁複的技術工作或許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取代,但在科技令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疏離之時,高情商才是將來最重要的技能。今天開始,運用上面五條問題,養出高情商的孩子!
我們的專業心理學團隊,致在將心理學元素融入教育,透過提供各種到校及上門服務,助學童學得更快更好,更快樂!我們亦有向家長和老師提供講座及訓練。想了解更多有關我們的心理學教育服務,可以按這裡了解更多!
想知道更多解決孩子學習疑難的技巧嗎?
Comentários